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护理人员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护理一线。如今我国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在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缺口巨大,尤其是年轻、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现在从事养老护理的人数约30万,未来需求会达到300万。而现在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和一些农村务工人员,女性占绝大多数,男性少有,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70%-80%的护理员文化水平都很低,甚至还有一些60多岁的养老护理员在照顾更年长的老人。养老护理员必须要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奉献心,就算具备了这些,在工作中还是经常不被家属理解。曾经有一位失禁的失智长者家属不让长者使用尿不湿,要求不能让长者尿湿裤子,因为病情的不可控,护理人员即使再注意、再努力也难免打湿裤子,但是家属不理解,指责护理人员没有责任心,为了避免冲突护理员只能道歉。三分医七分养,他们同样也在创造生命奇迹。虽然现在也有很多大学、专科学校、技术学校等设立了老年服务的专业,但因为人们对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收入低、强度大、压力大、社会地位低,家人不认同,朋友不认同,让这些拥有专业老年服务知识的年轻人毕业后都不会从事太长时间的一线护理工作。造成养老机构人才招聘难,养老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年轻化不能持续发展。
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
从政府层面积极通过公共媒体宣传养老行业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加速社会群众认识养老行业。积极倡导对于年轻人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社会应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给年轻的护理员们一些正能量。进一步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表彰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奉献的护理员,使他们的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设立“护理员节”,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养老护理员的良好氛围。
二、政策扶持
给予相应的政策,对设立养老服务专业的学校给予补助,对学习养老护理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或减免学费、增加奖学金等,鼓励年轻人从事养老护理一线工作,并增加大学生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岗位补助。鼓励企业对从事养老护理一线工作的大学生在福利薪资上给予适当的提高。
三、教育培训
加强知识培训的教育,注重提高职业奉献精神,责任意识。要不断告诉学生养老护理要从基层做起,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养老护理员的培训不光要侧重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能力,人文关怀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