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届五次全会专题 > 提案选登 > 详情
关于小关庙社区场景营造与城市更新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3-15 19:28:09
提案人:李 力

一、背景

小关庙社区地属青羊区太升路街道办事处,东起红星中路,西至太升北路,南界玉沙路,北临府南河,面积0.3平方公里。拥有大小街道11条,大小院落43个,常住人口约1万人,是一个以中、低收入人群居住为主的社区,同时又是一个充满老成都烟火人情味的社区。

目前小关庙街巷场景主要有:街边零散店铺,如水果店、菜摊、水站、电瓶车修理店、干杂店等;近期加建有社区小景、社区活动中心、文创园、三国元素壁画等。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区有空心化趋势,人气不足。

即便是与太升路、红星路相接,随着小关庙的搬迁和服务人口渐少,羊肉一条街的餐饮名气渐失,整体上小关庙社区沉寂已久。从城市发展角度上看,整个社区有空心化趋势,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人气不足,社区老龄化,缺少活力。

2 、建筑老旧、社区场景和生活场景条件有待提高。

街巷空间品质不高,建筑外立面形象杂乱,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绿化种植少,缺乏整体形象,虽然身处城中心,但社区品质老旧,居住院落条件较差。

3、商业特色走低。

一方面小关庙曾是成都有名的羊肉汤一条街,现在尚余几家羊肉汤馆、鳝鱼火锅和中餐馆,以及小面馆,早已没有当年盛况;另一方面小关庙现有服务业态较低,街铺纷杂无序。

4、市政绿化等基础条件需要升级。

部分街巷线网杂乱,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居住院落的基配条件较差;区域公共活动空间不多,绿化种植散乱。

三、思考和建议

1、留住“老人”、欢迎“新人”的长期思路。

城市更新和生活场景营造不是简单的翻新立面、栽花种草。作为极具老成都市井味道的街巷社区,吸引民众继续居住消费生活是最重要的。

小关庙地处市中心,距地铁仅几百米,可以说出门即繁华。但是区域内住房条件不佳,大量住户搬离。这类未列入搬迁但居住条件老旧的居民楼房,根据《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新建、改建租赁住房筹集工作指导意见》精神,可以由社区委托有资质企业,向个人收集居住院落进行改造,统一打造成片区,成规模的出租型青年(人才)公寓,并对租房人群依据政策实行租金补贴,既能大量引入青年居住人口,又能增加社区活力,是具备实施条件的可行举措。

2、复兴公共区域,实现街区有机更新。

人们在缺少修缮及有不良视觉形象的地方会感到不适和害怕。目前社区建设力度较大:新增了三国主题的壁画,小游园、社区活动空间和文创工作室等。但是仍然有大量需要加强推进的工作:如电线电榄下地,规范沿街店铺店招及风格,统一修葺建筑外立面,增加街区节点的景观小品,增加外摆空间和户外消费场景空间等。可以采用色彩、材料质感、文化墙、地景雕塑、小品景观等多手法进行统一提升,补充公共服务、休闲生活、慢行交通等功能,复兴公共区域,营造复合场景。

3、梳理文化特色。

清乾隆年间在此建过一座祭祀关羽义子关平的寺庙,成都人叫做小关庙,小关庙街由此得名。较之其他区域三国元素,小关庙更偏重于后三国文化,其中的故事掌故并没有在街区的壁画景观、创意作品中得到体现,十分可惜。梳理文化特色不仅包括壁画上墙、熊猫吃火锅,还要拓展产品,比如以其大背景引入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主题小酒馆、小玩偶形象、文创产品等等。

4、引入社会资本,拓展运营优势。

小关庙的城市更新可以尝试在“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原则下,引入社会资本,进行产业植入,拓展运营优势。

案例1: 万科猛追湾片区城市更新项目

2018年万科获得成华区猛追湾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总承包资格,改造运营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望平坊、香香巷作为成华区重点打造的的特色街巷,现已开街呈现。

案例2:太古里团队大慈坊老旧院落城市更新投资运营项目

大慈坊项目主要为玉成街及东顺城南路老旧院落城市有机更新,涵盖了:消费及文化场景打造和升级、建筑更新、创新产业孵化等方面。值得借鉴的是该项目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采用了引入社会资本,拓宽公共服务多元化融资渠道,同时获取专业运营服务的模式。

5、社区深度参与商业场景与文化“IP”体系建设推广。

“小关庙”曾以汤锅闻名但现在市场萎缩。一方面迫切需要社区能够统一规划升级美食集群,另一方面需大力推广消费与文化相结合的“IP”体系。比如可以打造“水煮三国、汤定天下”的汤锅一条街,在鲜明特色的主题餐饮基础上,扩展美食与文化、场景的结合。

案例:新都“沸腾小镇”,以火锅餐饮为特色,叠加了音乐文创、生态景观、购物消费等多业态产业,通过大力推广宣传,成为新都区又一个享有盛名的大“IP”。

版权所有:政协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    备案号:蜀ICP备12012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