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届五次全会专题 > 提案选登 > 详情
关于推进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3-15 19:34:23
提案人:民革青羊总支

地处成都市核心区域的青羊区,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金融产业基础,成为文化金融产业发展的领先区,近年来,青羊区大力推进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建设,着力推动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文化消费相融合,形成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培育业态丰富、要素齐备、链条闭合的文化金融产业生态圈。

一、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青羊区属于传统金融聚集区,但面临高新南区金融总部分流与冲击

青羊区在成都金融业发展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上世纪90年代,全国第一家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在红庙子设立。截至目前,青羊区金融服务机构达1800余家,全区聚集了成都市30%以上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传统金融机构,拥有全国金融总部和省级机构70余家。而高新南区作为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载体区域,金融机构争先进驻。截至2019年,高新区共有金融机构1138家,国开行四川分行、国宝人寿、锦程消费金融等重量级金融机构都汇聚于此,金融产业发展氛围良好,对青羊区建设文化金融商务区带来冲击。

(二)积极扩充载体体量并提升品质,但高端载体数量及聚集度仍有欠缺

为强化头部企业聚集要素,青羊区加快推进楼宇提质、载体增量工作。据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写字楼专委会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成都市优质商务写字楼运行报告》显示,青羊区辖区内共有2座超甲级写字楼、2座甲级写字楼。但对比高新南区,高端写字楼的数量及聚集度都明显不足(高新区拥有超甲级写字楼9座、甲级写字楼8座,且主要位于金融城CBD内),金融龙头企业青睐的高档次载体供给缺乏且分散。

(三)现有金融体系以抵押物为主要融资的模式下,文化资源类公司普遍融资困难

目前,文化资源的核算、计量及产权明晰,以及进一步转化为可流通、抵押的金融资产的标准缺乏。同时,多数文化企业均呈现小型化、分散化、同质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新文化资源的产生难、发现难、发现后难以快速资产化的特点。

另一方面,现有金融体系的融资模式更青睐:具有大企业背景、具有可抵押资产、具有传统金融资源的企业。文化资源企业普遍融资困难。

(四)天府文化重要承载地,文博特色资源丰富,但金融与文化的融合尚在起步期

青羊区拥有中心城区70%以上的文博旅游资源,视井文创产业园、明堂创投园、西村大院等载体中入驻的文创企业初具规模,是天府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过去几年,青羊区持续推动金融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成立文创支行(文创事业部)4个,引进中投中财、申宏峨影、天府文创等文化金融机构20余家。但整体而言,金融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期,文创金融产业生态圈还未完全形成。

二、推进成都青羊文化金融商务区建设的建议

(一)巩固区内现有银、保、券区域总部型金融龙头企业;聚焦未形成聚集效应的券商企业落地区域总部;抓住新兴科技金融成长时机,建立孵化跟踪机制伴随成长,挖掘潜力企业

大型金融龙头企业以其高税收、租金承受力强等深受各行政区青睐。以银行为例,银行总部因银保监局迁往高新南区,以及高新南区众多的高品质楼宇,在高新南区已经形成银行总部的聚集效应。且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区域管理中心基本均早已进驻成都,实现区域进驻,较难实现跨区转移。建议强化青羊区政府服务,一对一对区域内银、保、券区域总部型金融龙头企业实行专人对接服务,巩固区内现有的银、保、券区域总部企业,争现有金融机构不外迁、不转移、不流失。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青羊区在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和融资交易量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加大新招金融企业力度。目前传统银行保险证券区域总部机构中,最有的机会是证券企业。截至2020年10月,据中国证监四川分局统计,进驻成都设有总部及分公司的证券行业仅有36家,高新区13家,武侯区9家,青羊区7家,锦江区5家,成华区2家,分布相对分散。特别地,新《证券法》推行券商设立、收购或者撤销分支机构改为事后备案管理,为券商的引入提供机会。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全国共有134家证券企业,相较进驻成都设有总部及分公司的证券公司数量,仍有空间。

就新兴金融企业而言,根据2020年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成都共有19家企业符合标准,虽然高新区已聚集15家,青羊区还没有入驻,但新兴金融行业仍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区块链金融是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未形成明显聚集效应。建议借助西南财大区块链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形成区块链企业孵化、跟踪的服务机制,寻求新兴金融企业分支机构落地。

(二)全面盘点可改造载体、地块,分级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

因金融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均具有一定的聚集性,且大型龙头金融企业对楼宇品质要求较高,多数整栋购买。中小型企业楼宇入驻通常考虑商务活动交通便利度,楼宇租金成本等。建议全面盘点文化金融区内土地、楼宇资源,进行分级梳理。土地定向招商对接大型龙头金融企业,以招商入驻需求为线索,指定规划指标;区内旧楼改造主要面向金融产业链及商务专业服务等中小型企业,聘请专业设计-运营公司进行一站式设计、改造、运营,实现对标企业的招商入驻。

(三)形成文化企业及金融企业需求跟踪机制,举办各类文化金融交流会或论坛,促进双方信息交流,业务合作,加快形成文化金融产业生态圈

利用区域内优质的天府文化资源,鼓励区内文化资源的市场化产品研发及运营模式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服务。一方面,全面梳理青羊区优质文化项目,稀缺文化资源,不管是已开发的还是未开发的,主要选择政府投入项目进行试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形成文化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全面梳理区域内文化类企业名录,及企业资金需求,主动对接全国文化投资类企业,协助文化企业与金融企业融资需求的对接。定期筹办文化金融交流会或论坛,促进双方信息交流及业务合作。

同时,成都市政府为了发展文化产业也提供了专项的扶持资金,但一般的中小文化企业可能并不能全面地了解这些优惠扶持政策,建议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获得政府支持资金相关方面的建议,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扩大征信数据库建设,为后续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

文化企业大多具有无形资产,但不具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往往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无法评估、交易、处置也一直是文化金融的难点。建议多方征求金融机构及文化企业的意见,扩大文化企业的信用记录信息,完善征信数据库,逐步引导市场形成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如可增加文化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管理者的信用记录,文化企业的纳税证明等,为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

版权所有:政协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    备案号:蜀ICP备120122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