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届五次全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详情
马树海:以商业化逻辑为治理赋能创新老旧小区高品质物业服务供给
发布时间:2021-03-17 13:58:20
老旧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探索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以商业化逻辑创新服务供给;建立老旧小区档案和数据库,进一步开放社区公共资源,以场景化营造释放城市投资机会;出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专业物业服务,以协同化理念提升服务效能。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是成都“十四五”期间确定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了我市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重点方向,也构成了提升公共服务质效、营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释放城市发展新机遇的重要抓手。2015年至今,我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491个,惠及居民约39万户,涉及建筑面积3000余万平方米。可以说,以往的一段时期内,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了“补短板”的关键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十四五”时期,公园城市建设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决定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重点会由“硬件改造”转向“软件升级”。引进专业物业服务是其中“最难啃的一根硬骨头”。不解决这一问题,大部分老旧院落物业管理都将成为“没人管”“不好管”“管不了”的治理真空区,极大程度地制约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功能品质的升级。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老旧小区“投改管运”存在“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脱节。一方面,“前半段”以单一的建筑施工为主,缺乏生活美学的总体指导,对小区历史文化挖掘呈现不生动、对小区闲置资源存量盘活不充分、对居民迫切需求了解不深刻。另一方面,在引入专业物业服务的“后半段”,由于面临单一小区人口少、服务面积小预期收益不明朗等具体问题,导致知名物业服务企业不敢介入、不愿接手。

为此,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市老旧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聚焦“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以营造院落场景为总抓手,系统谋划工作思路、方法和路径,将院落形态与资源转化、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有机融合,推动院落治理能力和宜居生活品质同步提升,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场景营造与社区发展治理有机融合的示范高地,构筑未来社区场景样板间。

一是以商业化逻辑创新老旧小区专业物业服务多元供给。探索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居民共同投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支持品牌物业企业采取联营、合资等方式参与老旧小区投改管运,解决小区在整体设计、美学表达、物业服务等多方面缺乏专业支持的问题。总结推广青羊区少城街道“党建引领+自治物业+专业公司”的服务模式,探索共建共享、协同高效的老旧小区运营体系,建立“一体设计+整体运行”的运营管理机制、“主体多元+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存量活化+清单发布”的老旧院落更新机制等,实现物业公司引得进、留得住、有发展。

二是以场景化营造释放城市投资机会。将“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作为向市场、社会主体提供城市发展机遇的关键载体。建立老旧小区档案和数据库,对现状和需求进行全面体检评估,定期采取对接会、洽谈会、主题沙龙、一对一深度交流等方式,将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服务需求清单对外发布,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共同营造生产圈、服务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创新发展平台。同时,要进一步开放社区公共资源,为专业物业入驻打开空间,深入挖掘老旧小区停车、养老、托幼、广告、充电桩、垃圾分类等领域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新的社区动能,促进社区新经济增长。

三是以协同化理念提升服务效能。借鉴学习北京朝阳、杭州等地经验做法,出台老旧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明确资金补助类型、条件以及标准,以此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专业物业服务供给得积极性,促进全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同时,鼓励专业物业服务企业向老旧小区困难群众物业服务费用减免资金,通过小区院委会、党员代表、居民骨干等共同制定减免管理细则,营造有温度的幸福小区。此外,还要推行“套餐式物业服务”,针对不同的群体推出不同价位的服务,引导培养居民花钱买物业服务的消费意识,避免权责利不对等,有效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如果说,特色街巷和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千千万万群众生活的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处理好“里子”与“面子”的关系,是推动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议题。当前,在老旧小区重焕生机的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绝不能以“千院一面”的行政化思维对院落改造做简单处理。而应基于不同小区的产权性质、居民结构、辖区单位等特殊问题,引入市场力量、焕活社会资本,推动企业与基层自治组织的深度融合,以此精准回应、满足老旧小区居民的差异化诉求,共建、共治、共享面向新发展阶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版权所有:政协成都市青羊区委员会    备案号:蜀ICP备12012259号